隔三天的咖哩。
今天終於要把咖哩解決,第三餐了,當然不能再吃咖哩飯,改吃我最喜歡的咖哩吃法,咖哩烏龍麵。在日本的時候,如果在烏龍麵店看到,偶爾會點來吃,湯汁通常勾了芡,很濃稠,所以能完美沾附在麵條上,也涼得慢,一邊吃一邊小心翼翼地不要噴到衣服,一邊對著麵條呼呼呼的吹著氣降溫,實在很過癮。
我難得煮咖哩,大約半年多才煮一次,所以只要煮咖哩,就一定要把其中一吃做成咖哩烏龍麵。
熬一鍋久右衛門高湯,稍微熬濃一點,加入剩下已幾乎只有醬的咖哩,大約二比一的比例吧,高湯二,咖哩醬一,但這並不絕對,畢竟大家煮的咖哩濃度完全不同,高湯的味道也不盡相同。如果大家要煮的話,記得試試味道,只要濃淡鹹度可以就行。而因為我的咖哩是第三天的了,非常酬,就算加了高湯還是有一定的稠度,所以就不特別勾芡。
主餐是烏龍麵,其他配菜全都是口味清爽的蔬菜。奶油白酒紙包烤兩種菇,烤好澆在燙熟削下來的玉米塊上;水煮秋葵配自家製梅味噌;蒜香四季豆,相當簡單。
倒是今天喝的飲料不一樣,難得沒喝酒,改喝早上熬成的檸檬糖漿加氣泡水和新鮮薄荷,好涼好涼。今天整天都非常悶熱,倒不是氣溫有多高,而是那股空氣不流動的黏膩感,天空灰灰的但也不下雨,悶的緊,還好喝點氣泡水就舒服多了。